M0816

罪者应罚。

临时记录,晚安。

也许可能是最近yume被反诈中心DNS拦截的原因(只是部分地区),因此我也突然用html写网页……趁这次成功登录的机会写一下。

只是以后估计很少会来这里写东西了……哈哈,祝晚安好梦。

社交

我不仅是个社交需求低的人,也是个怕社交的人。一个人真的太棒了。
别以此判断就说“你是因为怕社交才愿意一个人”这种话。实际不是的,我是真心喜欢独处。

怕社交算是某种借口——多多少少跟自恋有关。
因为不少社恐多数的想法都是围绕在“别人怎么看待我”的角度出发的。

而我社恐的主要原因是,怕批评和玩笑,那都会让我感到格外的难受,想逃避;要是还有领导类型的人,如“老师”、“主任”那样的人存在,我一定会受不了的。
对别人,只要不满足于父母的理想就会被人身攻击。哪怕他们会事先说好不会批评,彼此互相答应,可最后我的心里还是会感到难受。我已经不记得期间说过什么了。

我曾试图找他们理论,结果他们说“怎会骂你呢”、“不会的,你瞎说”等这样的话,听到这些话时——我身上起了生理反应,比如哭泣发热头胀之类的感觉,还有自杀的想法。我会尽可能地不在别人表露这样的情绪。

只要被批评,就会感到恐惧。脑内还会时不时地有声音和画面一闪而过。
要是持续被批评,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加剧,还会加长持续更多时间。

那种感受,我很难用语言表达。
好像无论怎么说,都无法被人理解。

我想要一栋只属于自己的房子

这么说其实是想要“安全感”,意思是没有危险存在的状态。

我很喜欢祖母家的院子。房前右侧有棵大树给我的感觉真的很不错,根系非常发达,虽然树干看起来像死了一样,实际上它还活着……听说那棵树比我的爷爷年龄都大,至少有八十多年以上了。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花。

也曾参观过某个偏欧式的废弃楼房。花纹没有那么繁杂,现在应该叫美式吧。破坏程度不高,有些震惊,装修风格给我的感觉很好。很多木制家具,整体都是暖色调的布局颜色。特别是大型的木制书架上整体都是满满当当的书籍,可惜灯打不开了。如果要是被父母看见,他们大概会说我审美很土吧。

想要独栋、房间多且空间中规中矩、有大型院子类型的房子。
因此把独栋别墅当作“目标”对待,跟“人生目标”却无关——因为那是别人的人生目标,很多人都会这么想吧,我不清楚。

由此尝试过在游戏里建造房子,比如《模拟人生》之类的。但都达不到心目中的那般模样,哪怕是个大概也好。

带到现实,我想:
居住偏远地区,能接受长路段。如果低光污就更好了。
不求它是否贵重——甚至我还有新的完全不切实际的想法。

那么不切实际是哪种?在空旷的平原上建造楼层和花园——那只是我的妄想。不过我相信在某农村地区还是有概率实现的,只是我没有而已。

我曾跟父亲讲过,他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回答我;“行啊,不错啊。”
甚至还想出钱给我。算了,先把你自己照顾好再说吧……

能靠自己能力做到吗?如果只是空想的话肯定不能。因此有了想法后就去做吧。哪怕失败……如果只靠自身抗住的话。直觉而言是不可能的。、

实际上只是不想寄人篱下……奇怪,感觉好累。

咖啡与果汁

不喝咖啡,对我来说不健康。
二百毫升的拿铁咖啡便足以让我达到心悸的标准。
而且也不清楚何时喝咖啡成为了某种“高级行为”。甚至还传出“不喝咖啡的人就是低级货”这种话……突然想到那句“酒量不行就是哪哪都不行”那句大众笑话。看在思考那么肤浅的份上,放弃评判。

某些纯果汁虽然好喝,但也一样不健康。
桃和橙还有芒果汁,都很不错。其余不加水稀释喝不了。血糖高者也不能喝,因为纤维被打碎,果糖吸收速度会加快。

种类多,花样多,酒精度数不一……完全不了解。

我认为红酒总体还好。单宁多的红酒口感更涩。但多数红酒基本都是用来作理财产品的吧。过春节要是谁拿红酒向我走来说“都过年了,喝点儿吧”这样的话,我一定会想办法检查对方手里的酒的。

白酒,没喝过。刻板印象里只有多数中老年人才会喜爱。闻起来是火辣辣的。怀疑这酒的发明是为了给身体增加热量的。追求感官刺激的人或许可能会喜欢。而且度数那么高,用来清洁最合适——就是闻起来受不了。

啤酒,是销量最高的酒种吗?味苦,口感跟含有二氧化碳的汽水同理。我认为没什么好说的。

归根结底,我是不喜酒的那类。

我最喜欢红茶。

国内红茶喜欢金骏眉、滇红和祁红,其次是无烟熏味的正山小种。
国外红茶喜欢锡兰、大吉岭和阿萨姆。

对我有着一定的安慰作用,算是心理安慰剂。每天二百到四百毫升左右。心情不好就会喝的多,一次性喝一千二百毫升的浓茶。在外需要会买瓶东方树叶,只不过这款茶最近的味道变淡了。

讨厌谈论所谓的“高级茶”,因为完美的茶根本不存在。能够认为某样茶很完美,只能证明你喜欢这款茶。客观上最好的茶很大概率也是参赛用,而不是对外出售,因此几乎不可能买到最好的茶。

所以死心吧。

感官刺激与痛苦

我是个生理上怕辣但感官上喜欢辣的人。
感到难受时,我会吃辣的食物以达到转移痛苦的目的,有所谓“活着”的感觉。
当然,越辣越好。就是会影响胃部器官,所以食用之前我会尽量准备至少二百毫升牛奶。
我姑且认为食辣算是某种自虐的方式。

当然,还有冰。长时间接触冰块也可以有类似的效果,但容易冻伤。维持时间也更倾向于直接食用辣味食物。

以上只是相对安全。但不止这些。
还会有人会选择借酒消愁——醉酒,以此麻痹自身感官。

我姑且认为,通过感官剥夺“控制”是一种抵抗自我痛苦的手段。

“无缘无故”爱生气的原因

我有轻微的强迫症状(非确诊强迫症本身)。因此这种所谓的强制不仅会用于我自己身上,还会用在其他人身上。对此感到不满便会发火。

任何人靠近我的物品我都会保持警惕,担忧出现对方粗心大意的现象。
比如父亲喝茶要拿我的茶叶,不是讨厌让他拿茶,而是拆完茶包之后不打结,这种行为让我产生了极为异常的情绪,感到非常不爽,甚至有攻击的念头。

是的,没错。只是因一袋茶包所引起的情绪波动。早知道不如从一开始就进行干预。

至于原因,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总是被人剥夺我那仅有的东西,尽管没那么重要。
可在我正需要它的时候,却在多数情况下被拿走扔掉或者送人。还说“你拿着干什么啊”、“有什么用啊”这样的话。无视我的需求,甚至不能反抗,让我感到很伤心。只要有人靠近了,就意味着“你的东西又要被拿走扔掉浪费了”——像原始社会那样领地被侵犯了一样,冒出这样的想象。

所以,怎么拿来的,就得怎么原封不动地拿回去。
这就是使用我物品所必要的原则。

连人靠近物品这点都会让我难受,在这种感受下还能让人触碰和使用,已经是我能忍耐的极限了。

所以求你了,请对我这种人展现你高尚的道德素质,行吗?

第一次看心理科

我去看了心理科,是父亲陪我去的。
人多,需要预约。而且越早去越好。似乎是越繁华富有的地区,来看心理科的人就越多。

在这之前我做了一些量表……实际上,那些量表很多在网络上都能找到。
我做了三个量表,一个焦虑量表、一个抑郁量表、一个综合量表(SCL-90)。
我有很多题目是故意往轻的选项填写的,因为一旦严重可能就得吃药。
这是绝不允许的,会影响我工作。

结果是:
焦虑量表:无焦虑。
抑郁量表:轻度抑郁。
SCL-90:人际关系敏感、强迫症状、抑郁、饮食睡眠为轻度。

我以为需要等很长的时间,想不到最短的连半个小时都没有。
随后等了几十分钟后,轮到我了。

医生是某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副主任医师。
因为我的感受特别复杂,很难跟医生说。更何况还是我的父亲也跟着一起进来的,更难说。不愿把感受透露,只感觉危险时刻都在身边。

我把量表给了医生,医生无视。
随后是在我讲的过程中的时候看的。

我跟医生说;
“只要有人对我大喊大叫、像吵架一样的话,我就想哭。还会突然联想到小时候不太好的记忆,但我却不怎么记得了。而且经常做噩梦。也只想一个人住……”

我早就知道自己会面临难以表达的可能上,为此提前准备了笔记。我便开始跟他讲笔记的内容。讲了一会儿后,医生说让我给他看看。我说写的很长,医生说那算了。

原本应该是我继续表达感受的。
然而我根本没说完,结果被我父亲插话,说我不爱跟人说话这样的……医生也一并认同,随后医生便认为我是社交焦虑。我知道社交焦虑障碍,一种“是也不是”的感觉。可能是我没那么严重吧。

他们两个谈话的时候,我感到有点“受伤”。
意味着又没人在乎或者是否定我的感受。毕竟之前医生拒绝看我的笔记——写的比我说的要详细的多。因此心里感受到了一点痛苦,甚至还开始感到不耐烦,不过我尽量低头,选择靠忍来避免爆发情绪。

医生说我不严重,还问我要不要吃抗抑郁药。

强忍着情绪,压抑着感受,尽量挤出笑。
我拒绝了。主要是家人无法接受。

本次来诊结束。
我是带着悲伤又不满的心情走出科室的。
就在走出科室没有几步,还是忍不住哭了。我父亲带我去附近的座位,他还想安慰我,说有什么不好的事跟他说。

首先是我现在不记得了。而且对于心里话这一点我无法信任任何人,主要是不能解决问题,又有什么用呢?所以陷入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很难解释。只要情绪被点燃,那一刻我便会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。

“对不起,都是我的错”这种想法已成惯性。
我甚至想放弃……不行,太激进。

我想很多人应该明白,身边有个精神病人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——多数中老年人会认为精神病人是一体的、都是危险的,类似“以概偏全”的。在我这边,这是常有的、且难以摆脱的“文化”执念。如果这个人是自己的家人,他们甚至会否认精神疾病的发生—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很丢脸的事情。

还是一开始说的,有一种趋势。
似乎是越繁华富有的地区,来看心理科的人就越多。

这只是我所看到的而已。

成绩下降的转折点

三年级时,我的英语成绩非常好。
尽管如此,父母还是想把我送到补课班。

我不想去,但我反抗无效。他们最后还是选择给我补课——一个月一百二十块。补课地点正是我小时候读的幼儿园,而且还是和发小朋友一起去的,时间在小学放学之后。小学放学时间是下午两点半,补课时间是下午三点十分到下午四点半,放学之后就得走。
一列有两行座位,共三列。我坐在中心最前面。发小坐在北方后面靠墙的位置。

老师姓宋,是位女性,和我母亲长的有一丝相似。黑棕渐变色的马尾发型,笑的时候发现他的右边牙齿有两颗虎牙。

开始几天没有任何困难,有作业也能按时完成。和我坐在一起的同桌能力也不错,给了我一点点的压力,不过对我来说那种压力是正向的,我完全可以转化为动力去学习。

后来补课班举行周考。我第一次考了还凑合,九十八分(百分制)。
但后来随着进度加快,甚至讲的速度甚至比原校方还要快,补课作业也变多了。我感到有点压力。
因为作业日间累计越来越多,完成校班的作业还要完成课班的作业。有时校方英语课的作业写完了,补课班的作业没写完。被补课班老师质问;“怎么没写完?就那点作业还写不完吗?你写别的作业我管不了,但我的作业必须写完。”

说完,告诉我放学后留堂写作业,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才能走。后来校方英语课的作业没写完,被老师大声质问;“你补课班的课比我的课还要重要是吗?!”说着一堆批评我的话。

两位老师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我几乎都忘记了。
在这之后,我都是优先写校方英语课作业再写补课作业的,可奈何补课作业量太多,我总是写不完,也就总被补课班留堂。

对于补课,就是讲课、周考、留堂补作业,这么重复。留堂老师还不忘继续和我聊天,聊着作业为什么没有写完,他似乎也没有体谅我的意思,开始挖苦我,在我身上挑刺,责骂。
我曾跟我父母讲过,说我不想补课。他们也只不过是认为是我在找借口逃避学习,说;“你能被老师骂,那也是你的问题。”

从这时候起, 我得知没有靠山,也只能靠自己忍着。

第二次的周考八十三分,老师重点批评我,因为我总是不集中注意力,有点不想听课了。
第三次周考七十五分,再次被老师批评,加上成绩下降,我开始感到痛苦了。
第四次周考五十八分,老师看起来很疑惑,留堂被重点谈论了这种问题。然而我已经彻底没心思去听课了。

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难以集中,由于考试总是拿不到高分,在加上补课班的作业任务,压力暴增不止。

直到学校举行第二次月考,英语从第一次的满分,第二次则直接考了五十九分。在班级内公开成绩时把老师和同学吓到了。英语老师让我站起来专门批评我,让我下一次别故意考这么低的分了。

他该不会以为是我在开玩笑吧?我是真的考了这么低的分数,甚至授课进度还慢了一拍。
然而不止这么简单。其他科目也不能幸免,分数也下降了,被班主任质问;“怎么这次考的这么差啊?!回去把数学和语文卷子给我抄四遍!就算是有图也得给我照着画!”

回到家进行整理。一科共三张卷子,共二十四遍。别人晚上在睡觉,我晚上补作业。直到父母也抱怨我别写作业了,因为灯光照射亮度比较远,影响他们睡觉。但是不行,我必须写完才行,否则又要被批评一顿了。

结果他们忍受不了把灯强制关掉了。
彻底写不完那些作业,我当场崩溃失声痛哭,因此想过选择自杀。

不过情绪平复的很快。出于压力我放弃学习一段时间,一旦这么做,成绩必然一落千丈。我没请假,不能被父母发现异常。
我面对落下的功课太多,本就焦虑,渐渐地彻底跟不上步伐。压力不减反增,白白休息浪费了不少时间,私下情绪临近崩溃。积极性全无,从而只留下疲惫,难以恢复。

在此之后每晚都会醒的特别早,晚八、九点睡觉,凌晨两、三点就会醒来,再次入眠或者干脆放弃睡眠等天亮。也不明白为何早醒,偶尔会做噩梦。